做崇州最接地气的生活资讯平台,崇州帮帮网倾力打造
崇州的文庙为啥没得大门?“宫墙万仞”是哪个写的?作为崇欠人,你知道吗?咱们的州文庙历史悠久,据考证早在宋代以前就有,明代迁到现在的这个地方,它是四川省现存四座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庙之一。
关于崇州文庙的龙门阵有嘿多,咱们今天就只摆摆文庙的照壁和那几个斗大的字。
文庙的照壁叫“万仞宫墙”或“宫墙万仞”,啥意思呢?这里有个典故:
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铺佐过鲁国的君主。有一次,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堂上称赞他:“子贡比孔子强哦。”子贡一听说他比师傅孔子还港,马上就服不住了,说:“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。”我老师孔子的那道墙有数仞高;如果找不到大门,就莫法看到里面的东西了。
古代把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,后人觉得“夫子之墙数仞”不足以表达对孔子的滔滔敬仰之情,就用“万仞宫墙”来形容孔子的学问了。
咱们的文庙为啥子没得大门,只是在两边开侧门呢?说起这个崇欠人就该惭愧了——咱们崇庆州没有出过状元啊。因为只有出了状元才能拆除照壁,进庙拜孔子,所以这四个字就一直留到了现在;不过也为咱崇州留下了一份文化。说起崇州没出过状元,还有个小小的传说呢。据说文庙竣工的时候,县大老爷想讨个吉利话,就问工匠:“你说四个门哪门中(zhòng)哩?”县大老爷的意思是说“中状元”。哪晓得这个工匠不懂事,整了一句:“门门都一样,不中(zhōng)。”哦豁,就这句话,整来崇庆州一直就没出过状元。
照壁上的“宫墙万仞”四个字是谁写的呢?说起来你可能不知道他,但应该知道他的祖祖吧。对头,他就是咱们崇庆州杨遇春杨侯爷的末末儿(曾孙)、蜀中书法大家杨光圻。
杨光圻,字壁生(壁孙、筚僧),又字汝封,出生在清朝道光壬辰年(年),光绪乙巳年(年)去世。
杨光圻小时候在家跟着他父亲杨煦学书法,描摹颜体,据说很有功力。年轻时被当时的提督四川学政、著名学者书法家何绍基赏识,收为弟子。当时的人评价他的书法:“兼颜之雄,赵之秀,小若蝇头,大及寻尺,莫不遒劲宏丽,力透纸背”。“宫墙万仞”四个字现在看来仍然笔力遒劲,厚重端庄。
不仅仅“宫墙万仞”是杨光圻写的,连文庙里头的“戟门”、“棂星门”都是杨光圻写的哦。据说罨画池水榭的“半潭秋水一房山”最早也是他写的,可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失落了。
最令人叫绝的是杨光圻为他的父亲祈寿而作的“金刚经塔”。这部以书写《金刚经》经文而构成的精美宝塔图,长厘米,宽35.5厘米。全篇经文组成七级浮屠的样子,有49个“佛”字,1个“塔”字,并将这唯一一个“塔”字放在塔顶,可见其匠心独具和至孝之心。
这部“金刚经塔”目前存放在成都市文殊院,成为文殊院“空林八观”之一。
文/图埜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版权说明:转载Hi崇州务请注明出处
帮帮外卖,崇州最任性的盒饭,两荤一素+珍珠米饭+盒装饮料=实际仅售7元,并免费送货上门!
唯一订餐方式:手机淘宝—淘点点—外卖
更多了解咱崇州的优质盒饭,猛戳阅读原文
↓↓↓↓
赞赏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ongzhouzx.com/czxw/1429.html